你的位置:快3单双大小倍投方法技巧 > 产品展示 > 抗美援朝老兵柏锦铭:“战场上没有时间去害怕,就是拼了命把敌人打退!”
抗美援朝老兵柏锦铭:“战场上没有时间去害怕,就是拼了命把敌人打退!”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3:05 点击次数:191
编者按
74年前,中国人民志愿军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”,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。74年后,山河已无恙,大地焕新颜,英雄们写就的精神史诗,如明灯般,一直照亮着后人前行的路。
在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,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。陇南市融媒体中心推出“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”系列报道,寻访陇南籍或在陇的抗美援朝老兵,听他们回忆亲历的战斗故事,重温铁血荣光。敬请关注!
“我就是要把敌人打下去,才能保家卫国!”
89岁的老兵柏锦铭,提起抗美援朝战争,行动已经不是很利落的他,顿时挺直腰背来了精神,眼中满是坚毅与自豪,仿佛回到了70多年前与战友并肩作战的岁月。
1951年,年仅16岁的柏锦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。1952年接部队命令去兰州学习汽车驾驶技术。
“1953年2月毕业后我们坐着闷罐车从兰州出发,抵达鸭绿江后直接跨江入朝作战。”柏锦铭一边回忆一边讲述当时的情景,“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就知道,我们是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而培训的。”
展开剩余68%入朝后的柏锦铭被分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八一部队一三0师独立炮兵营,驾驶炮兵牵引车。
“当时从表象来看已达成停战协议,然而实际情形依旧紧张,敌军的飞机如往常一般,频繁出没于我方领空,丝毫未曾收敛其挑衅行径。”柏锦铭的神色中流露出些许愤懑,话语也变得凝重起来。
柏锦铭的工作是驾驶牵引炮车,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,他的驾驶技术受到严峻考验,但他一次次冒着枪林弹雨,驾车突破死亡封锁线,将炮弹运送到指定位置隐蔽。
在驾车行进的路上,柏锦铭和战友不时会遇到风榴弹和钉子。一旦发现异常,车上的观察员就会提醒驾驶员立即停车,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子,熟练地盘成绳圈后小心翼翼地套在风榴弹上,等所有人撤离到安全距离区域后,拉动绳子引爆风榴弹,危险就此解除。
为避免敌机轰炸、减少损失,运输大多在夜间进行,而且不能开车灯,周围漆黑一片,碰上冰雪路面更是寸步难行,同时还要时刻警惕敌机轰炸、道路破坏。
最为惊险的一次夜间运输过程中,柏锦铭的车队遭遇了美军飞机的轰炸,炸弹如雨点般落下,但在大家的机智应对下,车队隐蔽前进,成功将炮弹送达目的地。
“敌人的照明弹一亮,我们就得赶快找地方藏起来。怕也没用,就得想办法保护自己,保护物资。”柏锦铭说,“那时候只有一个想法,就是尽快把炮弹送到阵地上,打胜仗!”
在柏锦铭的记忆中,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仿若就在昨天,每一场战役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“记得有一次战斗,我们驻守的地形极具优势,炮口精准对准路口,形成绝佳的防御布局。”柏锦铭回忆道,“当时敌军的坦克驶来时,由于视野盲区,根本无法察觉埋伏,就在那关键时刻,我们果断开炮,接连击中三辆坦克,成功将敌军阻挡在了路口之外。”
战火硝烟虽已远去,但那满载着荣誉的功勋章始终闪耀: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荣立三等功;1956年,柏锦铭因在军事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中工作积极受到表彰。
采访快要结束时,柏锦铭和重孙的一段对话让记者不禁为之动容。
“太爷爷,打仗的时候您害怕吗?”柏锦铭微微挺直了脊梁,缓缓抬起满是青筋与老茧的手,轻轻摸了摸重孙的头,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:“孩子,战场上每一秒都可能有人倒下,没有时间去害怕,心里头只装着一件事,就是拼了命把敌人打退,守护好身后的祖国和亲人。太爷爷希望你好好学习,将来做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豪杰。”
这番对话如明灯般,照亮着后人前行的路。记者仿佛看到了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身影,更感受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延续。
(文图/记者 尚敏贤)
发布于:甘肃省相关资讯